…从幼儿园贯穿到研究生,让中国家长怎么学批判性哲学_网易订阅(幼儿园贯籍怎么填)

周末和美国的同学通视频,聊起最近在国内很火的一个视频:美国up主郭杰瑞《美国人为什么那么反智》在节目里,他说美国人反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太不相信权威了,甚至有很多人相信5g能致癌。那位出身中产的同学感叹道,美国的教育,好像出了问题!?

最近美国甚至欧洲的乱象,即便是最不关注时事的老奶奶,都能说出一二。有粉丝在群里问:“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一直都觉得不错的美式教育和价值观,要破产了?”
看到这个问题,我也思绪良久,美国教育的核心精神是:批判性思维。这有什么值得借鉴,又有什么是需要注意的呢?

关于批判性思维
法国作家伯格森有句名言,行动是必需品,思辨是奢侈品。
这当中的思辨,说的就是批判性思维,说的是能审视某个观点背后的思考过程,也审视这个思考过程有多缜密,多系统。看到一个观点后,不凭直觉接受或反驳,而是通过理性的思考得出赞同或反对的结论。简单来讲,就是不盲从,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它是美国ccss(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共同核心州立标准)最看重的能力之一。
也是贯穿全美从幼儿园到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正因为多年的推动,让这种思维也成了美国父母会潜移默化贯彻给孩子的思维模式。那么,为什么这种思维方式会如此受到重视呢?

拥有批判性思维的孩子,创造力更强
闺蜜跟我分享了一件小事情:
儿子从小学回家后对她说:“妈妈你知道吗,如果我在这个游戏中获得一万积分,就能换一万块钱耶!”
闺蜜一愣:“这是谁告诉你的呢?”
儿子说:“陈佳(他同学)说的。”
闺蜜反问:”你怎么知道陈佳说的一定是对的呢?”
儿子争辩道:“当然,很多人都说可以换呢!”
闺蜜继续问:“那他是自己换过?还是从网上看的呢?”
儿子说:“额……可能是从网上看的吧……”
闺蜜:“你们有人成功兑换过吗?”
儿子:“……”
此时,儿子有些犹豫了。很明显,几番问答下来,他也开始怀疑,自己最初笃定的消息,到底是不是真实的?而这个小场景也能说明,不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遭遇的困惑更多。毕竟,现在孩子所处的环境,和之前有较大不同。之所以建议家长,重视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基于下面两点考虑:

一方面,现在孩子所处的信息环境前所未有的丰富。由于这种丰富,他们不会单方面听从父母的建议。在某些方面,父母可能未必比孩子掌握的资讯更多。这就意
…从幼儿园贯穿到研究生,让中国家长怎么学批判性哲学_网易订阅(幼儿园贯籍怎么填)插图
味着,孩子必须在面对信息时需要有足够的判断力,否则非常容易被错误的信息“洗脑”。这些年听了太多孩子给游戏盲目充值、给主播打赏的新闻,都说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在当下的信息环境中,孩子急需锻炼判断信息的能力。

另外一方面,拥有批判性思维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创新能力。为什么美国教育系统和家庭会格外注重批判性思维呢?除了媒体的影响之外,思辨能力还能有效锻炼孩子的创新能力。
批判性思维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探究(investigation)、
解析(interpretation)、
判断(judgement)。
这和创新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也是美国教育把批判性思维放在教育核心位置的原因之一吧!毕竟,保持批判性思维,才能建立对日常习以为常的事物持审视和怀疑的态度,无论是一种行为模式,还是一种观点。在此基础上,再去运用创新思维去寻找新的方法,而这些,也是我们家长希望孩子所拥有的能力,不是吗?

批判思维:中国家长如何“模仿”教育孩子?
跟身边的朋友聊起这个话题,大家都觉得这是一种哲学思维,也太过艰深。孩子那么小,他可能获得吗?这种能力难道不是学校要去培养的吗?
而我在这里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从宝宝开始思考“为什么”,他的批判性思维就开始萌芽了。

学校教育虽然能够系统地训练孩子的批判性思维,但如果想要孩子随时保持判断能力,就得从家庭教育入手,从小培养孩子这种习惯。下面的几点建议,或许对你有所 助。
1、 区分事实和观点
孩子建立思辨性思维的第一步,就是要让他们明白事实和观点的区别。在谈话中,我们就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事实是能够被反复证明的,比如棒棒糖是甜的。而观点是那些主观的感受以及人们的想法。比如:棒棒糖很好吃。

这是美国小学一年级孩子,必须攻克的概念难关。老师会拿出很多句子,让孩子辨别,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日常生活中,家长跟孩子的对话,也可以停下来,问问他,这是事实还是观点呢?
随机

2、 鼓励多问为什么
了解了事实和想法后,我们就可以带着孩子在一组信息中心把观点“挑”出来再加以判断。我们都会经历过孩子疯狂问为什么的阶段。tim现在就处于这种阶段,当我说宝宝多吃点菜,他会问为什么。我说宝宝我们今天不去公园了,他也会问为什么。

很多父母会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对孩子说:“哪那么多为什么!”实际上,却错过了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的好机会。面对无穷无尽的为什么,你可以先不提供答案,只提供一些素材,让孩子自己展开思考。
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对既有权威论断保持怀疑态度,寻找观点背后的原因。久而久之,在面对别人的观点时,他们就不会盲目跟从,或者急于否定,而会在深入探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3、 你是怎么判断的?
当个人主义遇到批判性思维,似乎就会出现很多美国人现在的“反智感”。一方面认为别人的观点值得怀疑;一方面认为自己有权拥有自己的观点。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地球是平的。究其根本,问题出在“没有对自己的观点,保持批判性思维”。

因此,家长也不要忘了经常问问孩子: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能让他反复地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思辨,比对别人提供的信息思考更困难,也更有 助。
这类练习也可以放在亲子共读中,我的一位中文系导师,保持着和孩子就某本书中的内容展开辩论的习惯。在对谈中,他会率先分析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也会带着孩子去推演他的想法。在一次次的练习中,让孩子明白一个观点的建立,是需要建立在事实(也就是实证)的基础上的。
凌晨妈妈来唠叨:
我们一边为大洋彼岸的朋友担心,一边被美国人民的表现震惊。但其实,无论哪个文化体都非标签化,正因为思辨和质疑的精神,制度才能一次次地自我迭代和更新。北大第一任校长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不也蕴含了同等寓意吗?
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 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周末和美国的同学通视频,聊起最近在国内很火的一个视频:美国up主郭杰瑞《美国人为什么那么反智》在节目里,他说美…

周末和美国的同学通视频,聊起最近在国内很火的一个视频:美国up主郭杰瑞《美国人为什么那么反智》在节目里,他说美…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