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清华北大多少分)

来源: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近期,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对已经开办“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区块链工程”、“区块链技术应用”专业的部分高校现任领导进行集中盘点,旨在让更多学生和家长了解这些“新专业”所在高校领导分工及研究方向、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第7期盘点对象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目前中国科学院大学已经设置“人工智能”专业。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28日,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全面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学院之一。人工智能学院由中科院自动化所担任主承办单位,联合计算所、沈阳自动化所、软件所、声学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为共同承担单位。人工智能学院面向国际科学前沿,下设模式识别与机器感知、人工智能基础、语言与知识处理、智能机器人、复杂系统智能等5个教研室,拥有59位专任教师,其中包括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各培养单位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299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810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9人。
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任领导:党委书记、校长周琪,党委副书记肖作敏、王艳芬、李浩然、金德鹏,常务副校长王艳芬,纪委书记肖作敏,副校长苗建明、杨国强、徐中平、牛晓莉、董纪昌,学术副校长吴岳良,党委常委周琪、肖作敏、王艳芬、李浩然、金德鹏、苗建明、杨国强、牛晓莉、董纪昌、谭红军,校长助理黄辉、林晓。

周琪(党委书记、校长)
周琪,男,汉族,1970年生,黑龙江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曾任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动物研究所所长、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主任、北京分院院长。研究领域包括生殖、发育、干细胞等研究与转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周光召基金会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genoway国际转基因技术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生物学奖等科技奖项。
肖作敏(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肖作敏,男,1968年3月出生,江西省泰和县人。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正局级)、纪委书记。1991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精密仪器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2000年在中科院微电子中心工作,曾任助理工程师、主任办公室主任、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心主任助理等职务;2000-2003年,在西藏科学技术厅工作(援藏),任党组成员、副厅长;2003-2011年,在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工作,曾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职务;2011-2014年,在新疆科学技术协会工作(援疆),任党组成员、副主席(2014年7月起,正厅级);2015-2019年,在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工作,曾任副所长(正局级)、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职务。2019年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正局级)、纪委书记。

王艳芬(常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
王艳芬,女,1969年6月出生,山东省潍坊市人,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党委副书记。1993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2001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2002年底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曾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纪委书记,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等职。2018年5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党委副书记。长期从事我国草地/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对人类活动干扰和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金委中美生物多样性合作研究等科研项目。
李浩然(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李浩然,女,1974年6月出生,辽宁省抚顺市人。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党校副校长。199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科学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7月至2002年1月,工作于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2002年1月至2016年1月,工作于中国科学院京区党委、北京分院。2016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23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党校副校长。

金德鹏(党委副书记)
金德鹏,男,1972年6月出生,湖北省英山县人,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199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4月至2022年5月在清华大学任教,曾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党委书记、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要从事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通信网络以及大数据研究。近年来,重点研究新型网络架构、移动大数据以及城市计算等,先后承担或参与973课题、“863”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专用项目及横向和国际合作项目。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进步奖一等奖等奖励。
苗建明(党委常委、副校长)
苗建明,男,1963年6月出生,山西省太原市人。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正局级)。1986年毕业于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自动控制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9月考入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攻读硕士,1989年11月转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1991年获硕士学位。1986年7月至1988年8月,在太原机械学院自动控制系任助教。1991年4月起,在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任教,先后任研究中心助研、中关村分部副主任;1995年9月起任院长助理,期间先后兼任财务器材室主任、院办主任、培训中心主任。长期从事领导干部培训和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并致力于培训理论、领导力和科研院所党建研究。

杨国强(党委常委、副校长)
杨国强,男,1963年11月出生,安徽省阜阳市人。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所,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科院感光化学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3年在京都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任博士后研究员;1996年至1999年在美国依利诺伊大学化学系任博士后/研究助理;1995年、2001年和2003年在法国阿尔萨斯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曾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光化学开放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主任、科技处处长、所长助理、副所长;中国化学会秘书长。2015年5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在光功能化合物和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材料合成、性能及其作用机理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徐中平(副校长)
徐中平,男,1964年3月出生,安徽省宣城市人,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1985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1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系统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1月至12月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国际会计中心访学。1985年起在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财务处处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划财务处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计划财务处处长、总会计师、校长助理等职务。2017年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从事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教学研究工作,曾获得2007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先进个人称号,2017、2018 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财务资产管理改革杰出贡献奖。

牛晓莉(党委常委、副校长)
牛晓莉,女,1970年3月出生,辽宁省辽阳市人。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获哲学硕士学位。1992年8月至1997年8月,在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人事处工作;1997年8月起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作,历任院办公室副主任、宣传部副部长、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团委书记、教育管理党总支部书记、党委办公室主任/校办公室主任、党政办公室主任、机关党总支部书记、机关党委书记等职务。2017年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
董纪昌(党委常委、副校长)
董纪昌,男,1974年7月出生,山东省冠县人,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3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任教至今。2012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校长助理等职务。2019年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房地产经济与金融、ppp理论与实践、宏观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谭红军(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谭红军,男,1970年10月出生,湖南省涟源市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兼党委统战部部长。历任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中国科学院党校培训与继续教育部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党校培训部党总支书记,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处处长、学生工作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等职。先后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理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mba)、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并赴加拿大、欧洲等国访问学习。在研究上,主要开展“领导气质与性格分析”、“管理沟通”等领域的研究;在业务上,先后负责开展中国科学院人员的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党建、干部和统战等工作。
吴岳良(学术副校长)
吴岳良,男,1962年2月出生,江苏省宜兴市人。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副校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主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1982年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年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87-1996年在德国和美国从事粒子物理和量子场论研究。1996年起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理论物理前沿重点实验室主任、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在基本粒子物理与量子场论、引力量子场论与统一场论及量子宇宙物理等领域做出一系列独创性工作,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支持等。

黄辉(校长助理,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部长)
黄辉,男,1978年7月出生,湖南省衡阳县人,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委员,校长助理,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部长。2008年8月于达特茅斯学院获博士学位,随后进入西北大学(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加入康菲石油公司(现菲利普斯66石油公司)全球研发中心从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工作,2013年通过中科院“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加入中国科学院大学任教至今。2017年起历任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务。2021年11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助理。长期从事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林晓(校长助理,科研处处长)
林晓,男,汉族,博士,教授,1978年出生于安徽省。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助理兼科研处处长。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之后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研究所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在德国马普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做洪堡博士后,然后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工作。2013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工作。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财政部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等项目的支持,从事量子调控等研究。曾获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走进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
国科大的研究生教育,发端于中国科学院的人才培养。1950 年,中国科学院启动研究实习员的招考和培养工作。1951年6月,中国科学院与中央教育部联合发布《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机构、中央教育部所属高等学校研究部一九五一年暑期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1955年8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由周恩来总理签发后颁布实施。1964年9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试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77年,中国科学院率先恢复研究生招生,为适应各研究所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需要,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1978年,恢复招生后的首批研究生入学。1982年,中国科学院党组批准研究生院同时使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两个名称。2000年12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并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6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并于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各培养单位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299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810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9人。
截至2022年12月,国科大有在学本科生1660名;在学研究生59985名,其中博士生占近50.3%;在学外国留学生1957人,其中外国博士生1292人,外国博士生在学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国科大以“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为办学理念,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包括所、院、台、中心等,以下简称“培养单位”)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学校由京内四个校区(玉泉路、中关村、奥运村、雁栖湖)、京外五个教育基地(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兰州)和分布在全国的113个培养单位组成。近年来,国科大不断深化科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建设,与各培养单位“共建、共治、共享、共赢”。截至2022年12月,学校共有直属教学科研单位75个,其中院系46个,其他各类科教机构29个。
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任务的重要承担者,是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战略使命的重要依托。学校的核心使命是利用科教融合平台,遴选中国科学院最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供给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截至2022年12月,国科大已经累计授予207832名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授予1713名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国科大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培养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自1978年建校以来,所培养的学生有161名当选为两院院士。
国科大始终秉承中国科学院的育人传统,坚持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在学研究生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中国科学院的重大成果和产出都有他们的付出和贡献。截至2022年12月,分布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两个国家研究中心、7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91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
…研究生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清华北大多少分)插图
众多国家级前沿科研项目,为学生培养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创新实践平台。
国科大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国科大共有、共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资源,文献情报中心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电子文献,同时学生也可在中国科学院各分院、各研究所以及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玉泉路校区的图书馆,使用各类资源和服务。
国科大教学设施优良,全面应用多媒体、网络视频教育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国科大狠抓教学质量,严格教学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出版了大量高水平的专业教材。
国科大拥有完备的学科体系。截至2022年12月,共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9个,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7个,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此外,国科大还拥有金融、应用统计、应用心理、翻译、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农业、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16类专业学位授权点。在保持自然科学领域学科优势的同时,国科大近年来不断加强应用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在管理学、哲学、医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实力也逐渐显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15个,博士后流动站99个。
国科大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授权学位自主审核的20所高校之一。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国科大30个学科被评为a类,其中a+学科18个。 在2023年3月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最新数据中,国科大全球排名32位,位列内地高校第一位。在esi全部22个学科排名中,国科大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植物与动物科学跻身esi前万分之一行列;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科学、农业科学、地球科学、生物与生化、物理学、药理学与毒物学、微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12个学科进入esi前千分之一,22个学科进入esi前百分之一学科。
以中国科学院丰富的科教资源和强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为依托,国科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际学术合作和师生交流工作,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力。目前,已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以及英国皇家科学院、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美国科学院等国际知名科教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国科大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成员高校、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际交流分会副会长单位及中澳一流大学合作机制首批加盟大学。国科大设有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中丹学院、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等中外合作机构。国科大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工作,参与 “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建设,在斯里兰卡、缅甸、乌兹别克斯坦设立了国科大海外联合科教中心,通过实施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奖学金”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学生奖学金等项目,培养知华、友华的外国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国科大现有来自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丹麦、巴基斯坦、肯尼亚等98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在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国科大实施本科生公派赴境外学习交流项目和博士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近年来,国科大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人数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两弹一星”精神是国科大文化的历史根基和精神脉络。学校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勤学善思、严谨求真、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谦逊务实、坚韧执着、追求卓越的科研品格,更将科学家精神和家国情怀植根大学文化的传承,培育学生胸怀天下、服务国家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学校通过前沿讲座、论坛报告、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方式,继承中国科学院“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传统,发扬“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院风,培育“博学笃志”的价值追求,涵养“格物明德”的人格气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面向未来,国科大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托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聚集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学科体系、产出一流创新成果、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到2025年,国科大整体实力将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35年,国科大将跻身世界顶尖大学行列,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的成熟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科技进步作出卓越贡献。(更新时间:2023年4月)(注:本文由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独家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13651193492)
高校区块链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蔡维德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元宇宙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元宇宙专委会),是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元宇宙协会、英伟达中国、海尔衣联网研究院、海豚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国20多所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赵沁平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李伯虎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国研中心可信软件和大数据部常务副主任邢春晓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已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30多家。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元宇宙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元宇宙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元宇宙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新商科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新商科专委会(简称:高校新商科专委会),是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河北金融学院、天津财经大学、北京物资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2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6月28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100多家。高校新商科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新商科教育、推动高校新商科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新商科教育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联盟“资料图书馆”

微信咨询
说明: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推送文章除非无法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近期,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对已经开办“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

来源: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近期,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对已经开办“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