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考研羌姆袍龙纹表象_敞袖_中心_骨朵(考研民族学好考吗知乎)

原标题:民族学考研:羌姆袍龙纹表象

羌姆袍龙纹表象

在西藏文化博物馆支持下,对两件18世纪来自夏鲁寺⑦的黄缎龙纹和石青锦缎云龙纹羌姆袍进行了形制和纹样的信息采集和整理,两件羌姆袍标本纹样证明了藏汉融合这一点,标志性的就是龙纹。黄缎龙纹羌姆袍为直领对襟敞袖,上衣下裳连属,下裳两侧有缯耳⑧。缯耳是明朝官袍特有形制,清朝满人政权虽未继承,但在国剧(京剧)戏服成为官角行头标志性元素之一,藏传佛教又是清朝国教,有缯耳的敞袖袍成为具有藏戏特征的羌姆仪式的法器就顺理成章了,也说明羌姆的形制可以追溯到明代。黄缎龙纹羌姆袍中的龙纹由小团龙和行龙构成。小团龙分布在敞袖和下裳腰部排列的拼布条中。小团龙和骨朵云纹⑨相间排列,工艺为妆花缎。小团龙纹直径约为3.5cm,故称寸龙纹,骨朵云纹出自清三大织造的江宁织造,骨朵云纹亦称作巧云,因为外形像鱼,南京当地就把这种妆花缎视为“鱼妆”[16]。下摆缘边前后各排列两行龙,正面下摆两行龙朝向中缝对称,背面下摆两行龙顺时针排布,之间由火珠纹隔开,并配合如意云纹和海水江崖纹。这一切都来自清中后期的汉地风格,但又不追求中原的传统,因此龙纹的布陈没有中心观念,龙虽然代表主神,但由多神呈现,世俗是以皇帝为中心,皇权神授,这就决定了羌姆袍借汉龙礼藏神藏汉文化融合的生动表现。石青锦缎云龙纹羌姆袍(图5)形制为圆领对襟,敞袖通袍,两侧有缯耳。其正面有左右相对的四爪腾龙⑩,三颗龙珠,底摆饰海水江崖纹。左右肩置对称行龙。背面独处腾龙戏珠,底摆与正面相映海水江崖纹。空底如意云纹散布。袖缘由龙纹和祥云纹黄缎乱拼而成。两件羌姆袍标本,主体龙纹明显呈汉化风格,不难得出这是从汉地龙纹的范示到藏地龙纹定式的物化呈现,或是借汉释藏的结果,深入研究发现它们渗透着深刻的吐蕃古制,或许承载着藏汉文化交流和古老信息一路走到了今天(图6)。

图5 18世纪黄缎龙纹羌姆袍(来源:西藏文化博物馆)

fig.5 yellow satin pattern vcham robe(from:museum of tibetan culture)

图6 18世纪石青锦缎云龙纹羌姆袍(来源:西藏文化博物馆)

fig.6 stone blue brocade cloud dragon pattern vcham robe(from:museum of tibetan culture)

3 羌姆袍龙纹置陈布势

羌姆作为藏地神圣的宗教仪式,仪式中的任何细节都不容懈怠,作为重要部分的羌姆袍亦是如此,经过对羌姆袍中最为显著的龙纹进行表象与置陈剖析,发现其蕴含“藏俗汉制”智慧。汉地龙纹着重表达“唯我独尊”概念的至高无上尊贵权利,突出皇权,“中心龙”成为龙纹置陈的焦点,而藏地借用龙纹尊贵象征的同时蕴藏宗教教义,藏地龙纹展现藏地“万物皆灵”的泛神学说,龙纹在羌姆袍中则无“中心龙”。藏地引入汉地龙纹的形,结合自身文化根基,一方面引入龙的尊贵身份,另一方面因地制宜以不同的置陈方式区分传达的内在涵义,是将外来文化本土化的绝佳典范,无论藏汉诠释的核心是否一致,龙形古今一辙,这便是借汉释藏、体现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生动范示。

经研究发现,黄缎龙纹羌姆袍摆襕龙纹与汉地皇室朝服摆襕龙纹的置陈从形制到意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黄缎龙纹羌姆袍中龙纹表现出独特的布陈形式:敞袖和下裳均由寸龙纹和骨朵云纹组合成一个单元连续排列成的条状妆花缎拼接而成。此种寸龙和骨朵云纹组合的妆花缎在清中期之前是“非官职不得服”的专属织物[17],可谓非富即贵。至清后期,这种纹样织物部分进入商贸市场,得以进入蒙、藏地区的宗教贵族社会,它的显贵身份标签(神贵符合纹样)而深受他们喜爱[18]。羌姆袍并非官属服饰,这正说明寸龙和骨朵云组合纹由汉地的王权转化成藏地神权。从标本中可以看出纹样连续的排列形式和多次拼接工艺正迎苯教“万物有灵”的思想,但她修持的却是藏传佛教仪规。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西藏盛行原始苯教,苯教认为万物有灵,天有天神,山有山神,树有树精,几乎所有自然之物都有神灵,因此江河、湖水、山泉以及地上处处有水的地方皆有龙神,赋予所有水族动物“龙”的概念。八世纪以后佛教进入西藏,佛苯斗争虽然佛胜出了,苯教也使佛教成功的本土化,这就是藏传佛教,它的独特教义就是佛苯融合,佛中有苯,苯中有佛,苯教“万物有灵”的思想早已渗透,根植于藏地宗教、民俗文化之中。藏地文化赋予龙的涵义并非如汉地着重表达“皇权至上”理论,羌姆袍上无中心龙(正龙)的多个龙纹与藏地的泛神学说相符。通过将黄缎龙纹羌姆袍龙纹妆花缎拼接(袖缘和摆缘)与故宫博物院馆藏清嘉庆时期的红缎绣彩云金龙朝袍的膝襕龙纹绣片对比,发现二者各有异同:一朝袍纹样正中央有一正龙,膝襕龙纹为左右首向中心正龙分布,而标本摆缘正面行龙相对,背面行龙顺时针排列,显然都没有中心意愿。二是羌姆袍在羌姆表演中扮演的是夏纳、主神、护法神等级高神灵穿着的法衣,与皇帝参加祭祀典礼的朝服同属重大庆典、祭祀场合穿着的高等级礼服,在同时代朝袍的膝襕纹章出现在羌姆袍下摆中,可见它们都有着至高的地位。但前者表达的是皇权,后者则是神灵,不变的是龙形,这便是践行一体多元的“藏俗汉制”大智慧(图7)。

2型糖尿病管理干预满意:患者的病情改善显著,临床症状明显消失。一般满意: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改善一般,临床症状仍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困扰。不满意: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

图7 同时期清代朝袍和羌姆袍龙纹比较

fig.7 comparison of the dragon patterns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qiangmu robe in the same period

石青锦缎云龙纹羌姆袍龙纹和故宫博物院馆藏的顺治时期的黄缎织金行龙彩云袷褂与雍正时期的石青色云蟒妆花缎袷褂比较研究发现,二者龙纹经营位置可谓异曲同工。羌姆标本呈五龙布局,正面两腾龙(行龙)相对,背面一腾龙、两肩各一腾龙,袖缘采用随意拼接的龙纹,即“衲”。对比顺治袷褂和雍正袷褂的龙纹分布形式,羌姆袍更接近顺治,它们都没有龙纹的中心意识,这或许与满人刚入主中原还保有“万物有灵”思想的理性有关,但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基本意象不会改变。如他们都有过肩龙,清代的过肩龙受明代影响,明代称作“喜相逢”[19],等级相对胸背龙纹更低,到清代中后期多在官员莽袍上使用。顺治黄缎织金行龙彩云袷褂采用胸背和左右过肩四行龙布局,这可以说是满汉结合势满的结构,与羌姆袍龙纹布局更接近神制相同。雍正石青色云蟒妆花缎袷褂的龙纹布局,前身两大两小行龙对称分布,后身中央一正龙,下置两行龙成三角形分布,两肩各置行龙向首,共计九条龙,这可以说是满汉结合势汉的结构,与羌姆袍龙纹布局相离,也就是更遵循王制。以龙纹“借汉释藏”的文化融合现象,还有更深刻的表现,该羌姆袍标本袖缘由龙纹碎锦无序拼接而成,无疑与佛教“衲衣制”有关,即在某些特定的服装以各种碎布片拼接而成,法衣曲贵的田相形制就是由此而来[20]。衲衣制用于僧人,时告诫僧人“苦修”,反映佛教以苦为师,修清净心的义理(图8)。将黄缎龙纹羌姆袍和石青锦云龙纹羌姆袍龙纹布局加以比较不难发现,前者为藏俗汉制势藏;后者为藏俗汉制势汉,不变的是龙的基因。

图8 羌姆袍和清袷褂龙纹布局比较

fig.8 comparison of the dragon patterns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qiangmu robe in the same period

4 结语

自古以来,封建帝制服饰从形制到纹样都有严格等级制度且不可僭越,纹样的经营位置通过章制以达“辨等威,昭明秩”,统治者用这样的方式稳定社会、巩固皇权、加强统治。因此纹样的置陈并非仅仅用于装饰,更是身份地位和森严等级制度的符号,作为明清时期帝王象征的龙纹在引入羌姆袍中也是如此,但其赋予了深刻的宗教色彩,成为揭示中华一体多元文化特质的生动实证。

作者对高压化成箔各种测试参数、方法作了长期深入研究,结合铝电解试验数据,总结出:高气压水煮对化成箔皮膜抗水合性作破坏性测试、大尺寸试样对化成箔皮膜漏电流进行测试的方法,将化成箔性能差异进行“放大”,通过对两项测试指标的综合分析,判定不同技术形成的化成箔皮膜与电容器电解液配合的适应性及对不同规格电容器的适用性,期望对高压铝电解电容器制造中如何用好化成箔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民族学考研羌姆袍龙纹表象_敞袖_中心_骨朵(考研民族学好考吗知乎)插图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就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我国食品工业建设。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起点低、技术薄弱、缺乏创新、内动力不足等问题成为改革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食品工业发展依旧缓慢。

①前弘期和后弘期,藏传佛教发展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以达玛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大肆灭佛事件为界限。

⑤护法神,即护法者,拥护佛陀的正法,护法神的形象在藏传佛教中最为复杂,大体分为善相和怒相两类,护法神不仅具备守护教派的职责,还负责保护众生,行使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职能。

藏文化中的龙纹发展分为六个阶段。一是自然崇拜阶段的龙神观念,此时的龙尚未形成具体的形象,只存在于概念之中;二是苯教时期的龙,此时的龙纹呈现粗犷、狞厉的特点,形象与汉地的“九拟”龙有相似之处;三是佛教初传吐蕃时的龙,印度佛教中的“那迦”传入,称为“鲁”,它与苯教的龙纹逐渐融合或成佛教本土化初创期的事项之一;四是藏汉交流时期的龙,此时期的龙纹已经普遍用于吐蕃王室贵族的服饰上,表现为汉地王室的龙纹丝绸制品;五是后弘期的龙,即达玛灭佛之后的龙纹形象,此时的龙形头上长犄角,身形似蛇柔韧修长已形成汉龙范示;六是13世纪之后的龙纹,自13世纪西藏纳入元朝版图之后,汉藏交流频繁,西藏宗教首领、教派均受汉地皇室的礼遇,汲取汉地龙纹的外形特征,形成身形修长、鹿角、鲶须、狮鬃的汉龙定式[15]。从藏族龙的发展阶段不难发现,它从所蕴藏的原始自然崇拜到掌控天相、保佑百姓,执掌财富和权力的象征,这样的演进与变化都与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息息相关。

④主尊,又称为本师、本佛,指某一宗派或寺院主要崇拜的对象,坛城中为主的即主尊,换而言之主尊是坛城的核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原标题:民族学考研:羌姆袍龙纹表象 羌姆袍龙纹表象 在西藏文化博物馆支持下,对两件18世纪来自夏鲁寺⑦的黄缎龙…

原标题:民族学考研:羌姆袍龙纹表象 羌姆袍龙纹表象 在西藏文化博物馆支持下,对两件18世纪来自夏鲁寺⑦的黄缎龙…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