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考研羌族婚姻彩礼古今习俗之变探源_家庭_女方_男方(民族生考研究生的要求)

原标题:民族学考研:羌族婚姻彩礼古今习俗之变探源

羌族婚姻彩礼古今习俗之变探源

景晓艳

摘要:历史上羌族的婚姻程序十分繁琐,其背后反映的是羌民对于彩礼观念的重视,且囿于社会经济生活与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彩礼的性质有“身价说”“补偿说”“赡养说”之区分。然而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当代羌族婚姻制度中,彩礼观念的转变极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羌族地区家庭结构、养老模式以及婚姻模式的变化。在此影响下,彩礼的性质也转变为扶持新生家庭的“物质条件”。

关键词:羌族;婚姻制度;彩礼习俗;习惯法

羌族(1)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现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等地。羌民主要生活在大山之中,因此也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根据最新一次人口普查数据,羌族的人口数量为159328人(2),也正因为生活环境相对闭塞,使得从古至今,羌民在婚姻制度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惯法。根据已有的文献记载,羌族缔结婚姻从提亲到成婚,可能会历时四五年的时间。但这些文献资料最近的也是反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羌族的婚姻习俗。因此,深入羌族地区(3)进行田野调查,探析现今羌族婚礼在彩礼方面的转变,并探求其变化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以羌族婚姻为窗口,对完善我国民族习惯、习惯法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羌族彩礼的古代(4)习俗 (一)彩礼的情况

历史上羌族婚姻程序十分繁琐,从男方到女方家提亲,到最后成婚,大致可分为说亲订亲、喝大罐罐酒、婚前准备、举行婚礼、谢红爷五个步骤(5),每一个步骤又可细分为若干个小步骤,每一个步骤的顺利完成都需要男方准备大量的彩礼。例如,说亲订亲阶段,男方就需三次前往女方家中,这三次分别称为初次登门、喝许口酒、喝小罐罐酒,并且每次都必须准备礼品,且其价值亦必须逐次递增。例如初次登门可能携带1瓶酒、10块点心;喝许口酒时需要携带2瓶酒,20块点心;喝小罐罐酒时男方家携带的礼物相对前两次显得更为贵重,有的带上酒、肉,特别要带约3斤重的小罐罐酒,以此来显示对于未来婚姻的重视。

羌人自古就非常看重彩礼,正如其结婚礼曲中唱道:“羌人接亲须送礼,此事亦是古来兴,羌人口头常言道,人无彩礼身不贵,送上彩礼理应当”(6)。因此,彩礼愈是贵重,愈能代表女方的地位,从而也导致了彩礼的数额畸高。这一点可以从清同治十一年所立的《赤不苏维城婚约碑》中看出,其具体内容为:“想我前辈公议嫁娶之条,彩礼甚重,我村之人贫富不一,难以出办。是以前后公议:财礼银六两,咂酒拾桶,将财礼过完随后接人,如若强行阻拦,投明众人,照此前罚。”(7)到了民国初年,女方一般要彩礼50-150两银子。解放前夕,彩礼以大烟计算,由几十到几百两之多(8)。

(二)彩礼的性质

根据以上史料可以看出,从初次登门开始,男方就给女方送礼,礼物的轻重根据男方的经济情况有所不同。从提亲到结婚,男方至少送礼10余次,且不包括从订婚到结婚期间,逢年过节准女婿去看望岳父岳母带去的一般情礼,历时3-4年。考虑到当时农村的经济状况,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前述的彩礼或礼物的价值对于一般家庭的羌族男性来说普遍难以承受。从说亲到结婚,古代羌族男方家庭耗费巨大,很多家庭为了给儿子娶妻,往往会花掉大半辈子的积蓄。但实际上,这种女方家庭的巨大“收益”和男方家庭的巨大“耗损”是受社会经济生活及民族地区的习惯所致。在古代羌族的观念当中,为了弥补女方家庭劳动力的缺失,羌族男性为娶妻所支付的、以彩礼为主的各种花费的性质不再那么单一,对于彩礼的性质,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与羌民对于婚姻观念的转变,有“身价说”“补偿说”“赡养说”之分。

身价说。羌谚曰:“欢喜的亲家,情愿的买卖”(9),也就是说,在古代的羌人们看来,结婚就是一场你情我愿的买卖。女子被当作双方家庭交易的标的,彩礼的数额代表了女子的身价。彩礼越高,反映了出嫁女子的价值越高。女方家庭以失去女儿为代价得到彩礼钱,男方家庭以失去钱财为代价得到女子,表面看起来,双方自愿交易,各取所需,并无不妥。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女子就如同市场上交易的物品,没有任何自己的选择权和自由。

补偿说。羌区流传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之说法,在羌人看来,女儿一旦出嫁,即与其原生家庭脱离了关系。对于父母而言,男方给付的彩礼是为了补偿女方父母养育女子的辛苦付出,或对其将女儿出嫁的巨大心理落差之弥补。因为在过去的农耕时代,劳动力的数量对一个家庭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女儿出嫁之后,劳动力的减少对女方家庭来说是一笔较大的损失。因此,男方为娶妻所支付的彩礼也是为了弥补女方家庭丧失的劳动力。

赡养说。根据羌族的风俗习惯,出嫁后的女子没有赡养其父母的强制性义务,并且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古代羌族出嫁女子回到其原家庭当中的次数屈指可数。因此,为了保证老有所依,女方父母会索要高额彩礼。男方给付的彩礼实际上是女子提前支付给自己父母的赡养费。

(三)彩礼产生的影响

在少数民族地区,婚姻制度对于其人口的发展以及社会文明化程度的提升至关重要,然而高昂的彩礼数额与对彩礼极度重视的民间观念,加之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导致了羌族在婚姻家庭方面产生了许多不符合当今法律制度规定,或与当代文明婚姻观念相冲突的地方。

第一,羌族男性结婚的成本巨大,导致民族内部的结婚率较低。前已述及,不论是清代、民国时期,还是解放前时期,羌族家庭对于彩礼的高要求对于普通羌族男性都是巨大经济成本,尤其是在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时期,多子就意味着家庭经济成本的增加,大部分羌族父母都无法为每个儿子操持婚姻。这就导致了许多羌族男性根本无法结婚,有的男性可以通过四处借钱勉强结婚,但是由于婚后要偿还为结婚而欠下的大笔债务,导致其婚后的生活异常艰辛,有时甚至需要几辈人去偿还因婚姻而形成的债务(10)。

第二,羌族女性的社会家庭地位普遍低下。在羌区流传着“三个红花女不如一个波罗汉(傻瓜男子)”(11)的俗语,羌族女性生来就是男方家庭和女方家庭交换的标的,这就导致羌族女性不管在原生家庭,还是出嫁后到新家庭,其家庭和社会地位都较低。在其原生家庭,女子除了参加劳动以外,没有其他任何权利。嫁到夫家后,要改从夫姓,不能参加羌族的议话坪议事,不能出面接待客人,也不能上桌陪客人吃饭。其人格完全被忽视,更无自由可言,在家的主要义务就是服侍丈夫、生育子女。

第三,巨大的结婚成本变相产生了多种婚姻缔结方式。结婚成本的巨大,导致许多羌族男性结不起婚,为了以最少的成本娶妻,产生了“指腹婚”“娃娃亲”“童子亲”“怀抱亲”“调换亲
民族学考研羌族婚姻彩礼古今习俗之变探源_家庭_女方_男方(民族生考研究生的要求)插图
”等多种婚姻缔结形式(12)。例如,“调换亲”是指以己女为他人之妻作交换,为己子媒他人女为妻(13)。简言之,为了家族人口的延续与尽量减少结婚产生的经济成本,双方家庭都要出让一女为对方子之妻,形成两对夫妻关系,在这种“调换亲”当中,两个家庭都可以少送或者不送彩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原标题:民族学考研:羌族婚姻彩礼古今习俗之变探源 羌族婚姻彩礼古今习俗之变探源 景晓艳 摘要:历史上羌族的婚姻…

原标题:民族学考研:羌族婚姻彩礼古今习俗之变探源 羌族婚姻彩礼古今习俗之变探源 景晓艳 摘要:历史上羌族的婚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88